上星期六放在粉絲頁上的,
是幾台美國老削鉛筆機照片。
有許多朋友私訊或是留言詢問,
希望能夠多拍一些照片,
方便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款式。
於是索性就把目前店中仍剩下的幾台削鉛筆機,
拍幾張照片上傳。
順便也簡單讓大家認識一下這些真正經典的桌上文具。
已經開始在我們生活中淡出的削鉛筆機,
最早是1828年,由一位法國人Bernard Lassimone發明的。
但也是在1847年,
才由另一位法國人Therry des Estwaux,
把削鉛筆機改良成我們熟悉的旋轉刀頭削鉛筆的方式。
或許我們覺得這比起電燈、電話,
算不上是什麼了不起的發明。
但其實,這和賈伯斯發明iphone一樣,
根本地大大提升人們工作或生活上的效率。
以迷路洋行裡有的美國Boston KS系列來舉例,
8秒鐘削完一支鉛筆來寫字,
和手拿刀片一次一次削完5分鐘,
這中間的差異,大家應該可以比較明白,
削鉛筆機在人類文明史上的關鍵地位。
更別提它保全了多少人的手指頭了...。
而剛剛提到的美國Boston削鉛筆機,
是在高度經濟自由的”American Dream”時期,
市佔率很高的削鉛筆機品牌。
不僅因為它的產品品質好,
也因為它的外型設計優美,經典流線。
第一款是1950年Boston ” L “ 削鉛筆機,
單孔金屬製,把手握柄為塑料。
是可上牆或固定在桌面的型式。
售價為2180元。
第二款是1960年左右生產的Boston “ self-feeder 4 ”。
單孔夾齒,拉出式固定鉛筆。
這一台是比較早期的版本,把手握柄是木頭製。
型號鋼印字並不在機身側面,而在機身頂部。
售價為2380元。
第三款是1955年左右的Boston 超經典款” KS “的木紋版本。
其實是以原始版本的金屬外殼,
再貼上木紋膠紙,
並不是真的用木頭去製作。
同時因應市場鉛筆規格的多元化,
所以” KS ”有8孔尺寸可以調整。
售價是2380元。
第四款是1962年的Boston “ Champion ”
改變了之前需要螺釘固定的型式,
增加了機身底座的面積和重量。
成為Boston第一台不需破壞桌面的攜帶型削鉛筆機。
售價是2480元。
第五款是APSCO的吸盤式削鉛筆機。
所謂的吸盤式,指的是機身下方的橡皮固定座。
藉由一個旋桿,可以用吸盤的原理,
把削鉛筆機吸附固定在一個較平滑的表面。
我們親自使用過,在木頭桌面的效果還蠻不錯的。
機身是金屬,機殼則是塑料製造。
售價是1680元。
第六款是Chicago mfg co.的單孔削鉛筆機。
也是六款中年紀最大的一款,
這款的製造年是從1913開始,到1936年間停止生產。
雖然無法判定店裡這一台真正的製造時間,
但可以肯定的,是它至少有80~100歲的年紀。
機殼原本是透明塑料製造,經過歲月的影響,
現在已經變成霧狀的機殼了。
機身側面的” Kingfisher ”等等字樣,
不是製造公司的名字。
而是廠商的廣告。
可能那個時期,廠商喜歡用削鉛筆機當作禮品,
所以常常發現,Chicago這個型號的削鉛筆機老件,
會在機身側面出現不同的公司名稱。
把手握柄是木頭製造,
售價是2380元。
順帶一提,
1899年成立的美國Boston公司,
先在1925年被Hunter Mfg Co.併購,
但仍沿用Boston這個品牌。
多年後,這條生產線被文具大廠X-ACTO買下,
其後Elmer’s Products, Inc.又併購了X-ACTO。
接著開始將1950年代暢銷的幾款經典作品,重新復刻生產。
形式差異不大,甚至型號都沿用以往。
只是品牌名稱改成X-ACTO,目前都移往中國製造生產。
但根據多篇美國文章顯示,
美國當地的使用者,尤其是教職人員,
很不喜歡復刻的X-ACTO的品質和用料。
迷路洋行私心的建議是,
以前的人做東西,似乎不會在意成本,
只考慮是否耐用永久。
所以如果能有真正經典老件可以選擇,
我們都不會選擇復刻的替代品。
更何況,價錢還差不多一樣...。
好囉,今天實在有些多話,
哈哈!祝大家工作上學愉快,
生活中每個選擇,都要讓自己更開心喔!!
^^